广西新闻网河池10月17日讯(记者 覃铮)记者16日在2018年“脱贫攻坚看河池”全媒体采访行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该市在“十二五”期间减贫近100万人的基础上,2016年实现18.95万人脱贫,脱贫人数排全区第一位,9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17年实现12.58万人脱贫,14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南丹县整县脱贫摘帽。
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李凤云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致辞时介绍说,河池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十二五”末,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是贫困县(区),其中7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个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天窗县”,占全区54个贫困县的18.5%;全市有69.1万贫困人口,占全区贫困人口的15.3%。需要易地扶贫搬迁18.525万人,占全区总数的1/4,搬迁规模为广西全区最多的设区市。
河池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明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出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办法、脱贫摘帽激励办法,以及《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33条硬措施》等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考核机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同时全市选派507位优秀干部到684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还有4.58万名干部与17.6万贫困户结成对子,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加快群众脱贫步伐。
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在全市实现全覆盖,实现“县有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发展目标,确保群众有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创新3项特色产业险种,为全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打造“政府+险资+企业+农户+保险”扶贫工作新模式入选国务院扶贫办《保险扶贫案例汇编》。在全区率先整市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意外险,实现了从开发式扶贫向开发式和保障式扶贫并重的转变。
两年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已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84万人,搬迁入住率达85.02%,搬迁入住人口为全区最多,综合进度始终位居全区前列。累计解决贫困群众安全饮水4.32万户、安全用电2846户,建设通屯道路480条1540公里,危房改造3万多户。
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旅游扶贫、“空店”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生态补偿、扶贫协作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全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区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空中农贸市场”空店精准扶贫暨“万企帮万村”广西民企扶贫现场培训会等多个全国、全区性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河池市召开。
“目前全市尚有45.14万(含新增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贫困人口、452个贫困村、9个贫困县(其中7个为国家深度贫困县)。”李凤云表示,下一步,河池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区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